台灣美食特集(1)


【台灣美食特集】將會分五到十篇放,是台灣的食品紀錄,搜羅全台灣各式道地美食。



** 照片、文字,製圖,版權所有,取錄請先徵同意!


(1)


↑台灣的冰品種類繁多,我喜歡綿綿冰的入口即化。純草莓加上練奶,好吃
↑離台北兩小時火車路程的苗栗,裡面有個叫太湖的地方,全區都是種草莓,未到達已陣陣香味飄來,無數果園即摘即吃的經驗很難忘。




(2)

↑誠品地庫的美食廣場,有很多精緻的快餐。



(3)


↑胡椒餅到處有,最好吃的是饒河夜市的這家。



(4)


魚丸:
雙層的外層是鯊魚肉(白色),內層是豬肉。
↑阿給:油豆腐挖空,放入炒過的粉絲,再用用魚漿封口,蒸熟後淋上甜辣醬,風味極佳!



(5)



↑烏來最值得吃的是炸溪魚、溪蝦
↑台灣種植山藥,以吃新鮮為主,一般做法是作湯或煮燙




(6)


↑活鮮的海鮮,台灣人吃不習慣,大多數都是已往生的。做海鮮料理加入大量香料如九層塔,極少用廣東式的清蒸方式,所以口味跟香港落差蠻大。



(7)



↑寧記是麻辣火鍋的先驅,很多年前曾在台北興旺過一陣子,隨著大量麻辣店出現競爭,現在已沒什麼人在吃



(8)




↑臭豆腐是台灣一道非常受喜愛的小吃,配上酸菜跟獨有沾醬,外脆內嫩的豆腐、爽口的開胃菜,真是絕佳配搭!
↑小吃店、自助餐、便當,不可或缺的一道。五花肉皮Q肉嫩,油而不膩,配青菜羅白。




(9)


↑吃了這樣多肉類,來吃個水果喔!第一張是宜蘭礁溪溫泉水種植的蕃茄,形狀獨特。第二張都是特有品種(否則我不會拍)但忘記來路!第三張是超甜的蓮霧,來台灣一定要試試,超好吃的呦!




(10)



↑台灣一般的現做麻糬,一般可放兩三天,總比包裝的好,包裝的賞味期是半年,有放腐劑,所以一般人不會買。台東曾記的只能放一天,吃得更放心。



(11)



↑台灣除農場多,牧場也不少,台東的初鹿牧場就有當天製的牧場鮮奶、奶酪、起司餅吃。坐著綠油油的牧場著,吃著這份下午茶,很愜意!
↑陽明山農場處處,容易吃到五色饅頭,有芋頭、山芋、麥米、巧克力、山藥等等...



(12)



↑這家是台北普通一家涮涮鍋,我覺得最棒一家叫「台糖白甘庶鍋」(不日另起爐灶去介紹這家)。台式涮涮鍋都是一盆格式一樣的菜+配料(如芋頭、南瓜、魚漿、蛋角...等等),然後配一份你選的肉類。




(13)



↑淡水除了魚丸、阿給、酸梅湯、鐵蛋出名外,還有炸香菇,由最早期河邊第一家至今,現在到處都有此小吃,很好味!配一杯鳳梨冰沙,再買串炸蝦卷,看著淡水日落,享受~



(15)



↑十年八年前台灣沒這個,就想將新疆的羊肉串概念弄到台灣,後來告吹,今天,到處能找到賣孜然羊串的餐廳、食店以至路邊攤,還是大受歡迎,哈~看到今天人家成功,都感到快慰。



(16)


↑陽明山上很多溫泉小镇,三五知己泡完溫泉吃大餐是一般聯誼社交活動。第一張圖像薯條的東西就是新鮮山藥(淮山),口感比洋芋更好。第二張是放山雞,是陽明山常吃到的,肉緊緻皮Q彈。




(17)



(18)


↑九孔即是香港的「鮑魚仔」,香港人喜歡果皮清蒸淋上醬油,台式喜歡一大鍋加入大量嫩薑絲、九重塔去煮,風味迴異!
↑到屏東、墾丁玩,都會見到很多「萬巒豬腳」的店子,都大排長龍,我吃過很多家都是太乾太硬,不甚喜歡。



(19)



↑以上兩款小吃都是台灣道地,鵝肉麵每區都會有,滷鵝切塊加入米線、麵條、冬粉或意麵,一般加入韭菜、芽菜,湯頭清淡。
↑這款五層肉是在「鬍鬚張」拍的,滷得剛好的五花肉伴嫩薑絲來吃,皮Q肉質軟滑,下飯與否都一樣適合。




(20)


↑排骨金針湯、排骨苦瓜湯、貢丸湯、蛤蜊湯都是在小吃店經常看到的。這湯甜美清淡。
↑我的至愛出場了,除了鵝肉麵最愛就是嘉義雞肉飯,全沒油脂的火雞絲,淋上淡淡醬汁,令人口水直流。上面加的是油蔥跟黃瓜絲。



(21)



↑第一張都是「鬍鬚張」的炸蝦卷,它是全台灣做得最好的(我覺得)
↑余下3張是六條通所在地的林森北路上,有家我很喜歡的小食店,是台灣極少見的24小時經營食店,賣的五花八門,由煎蛋餅、油條豆漿到港式點心。極晚的深夜,如果要裹腹,我都會到這裡來,質素中規中矩,但選擇實在太多了!




(22)

↑車輪餅在夜市、西門町之地往往是長龍店,水準一般都很好,吃到難吃的機會不多。而且餡料口味眾多,圖上的是綠茶奶油味。



(23)



在鄉下的小山路上看到有人砍檳榔,就拍了這張新鮮照片!
↑池上稻米遠近馳名,除台東外,竟然發現深圳有個台式自助餐館在賣,很貴很貴,如果大家有機會坐舊式火車往來台東,火車便當請別錯過,那種感動是你想象不及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4he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