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台東機場,發現一份非一般的宣傳DM「排灣族琉璃珠(卡塔)文化」,封面是一串漂亮琉璃手鍊,被圖案吸引住,

琉璃珠上的圖案很眼熟,不就是我常戴的台東木珠手鍊上的圖案嗎?朋友問:你知道它怎樣燒出來嗎?我說不知,朋友就告訴我一粒琉璃珠的製成步驟,很引人入勝。

這位對台東有很深認識的朋友繼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所附設的「東台灣傳習工場」,為推展部落文化傳承,另方面提供部落婦女工作機會,就創立了『排灣族琉璃珠(卡塔)文化』,在社區有心、原住民靈心巧手下,慢慢研發、試燒,素材各異的琉璃珠這發展項目就慢慢的發展出一系列有延伸性的創意商品品牌。」


在海角七號的推波助瀾下,琉璃珠被炒得火熱。我那刻心中暗下決定,要到這個地方走走。

隔天,著飯店聯絡計程車,就直奔這個「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社區發展中心」坐落於「台東糖廠」的建築群內。到達時是正午,整組建築群靜俏俏,被糖廠主任領到一幢平房建築內。

入門已見挑高敞大的空間充滿藝術氣息,每個地方都用長長的竹支擺設成不同形態的裝置藝術,配合微暗的黃色燈源,我已產生微醺感覺。

一眼就看出大部份都是原住民,她們坐在長桌子上準備吃午飯。我道明來意,就有位女士帶引我參觀各類展賣的商品,拍攝每個飾品時,她都詳細介紹。

粒粒的琉璃珠裡面像有精靈存著,將古老傳說故事的記憶與古老圖騰文化元素展演在琉璃珠中。


排灣族語「卡塔」Aqata,意指上天賜予的美麗果子。琉璃珠在原住民的裝飾藝術中獨樹一幟,曾經失傳已久的技法經族人多年來不斷考證,漸漸呈現新的風貌在眾人面前,傳統圖像的琉璃珠,各圖像都有其代表意義,都充滿著引人入勝的美麗神話。像「智慧」「成就」「豐碩」「避邪」「如意」「守護」「富裕」....


↑要求她們為我即席串一條手鍊,我挑了11顆最喜愛的,讓她們串起來,售價是台幣800元,折合港幣200元不到。

她們本來不接受單一人士參與 diy 製作,況且我沒預約,但見我熱熾非常,就派出一位原住民來教我做,我挑了最喜歡的圖案:「Tamulang 綠蟲之珠」,背後的意義代表「豐碩」。

琉璃珠的工序工法很複雜,首先燒熱一支顏色的色棒,將熔化物圈在一支旋轉著的耐火棒上,層層反覆加上,一邊在磨刀石上滾動讓它成形,用夾子夾出珠子的原形。然後在上面用各種顏色、大小的色棒一層層著色,每一步驟都需要極其穩定,包括控制溫度、旋轉動作、滾動、點色 ....  然後用大半天時間降溫才完成一顆珠珠。

我燒出我生命中第一粒琉璃珠,肩膀跟背都酸了,但全程的興奮跟驚訝卻組成奇妙的一小時經歷,我將終生難以忘卻 --- 這個下午自己有緣進入這個美麗而深具人文意義的琉璃珠世界!






燒熱一支顏色的色棒,將熔化物圈在旋轉的耐火棒


反覆加上


微軟的物料在磨刀石上滾動,讓它成形,


用各種顏色、大小的色棒,一層層著色


每次點色後,都要在磨石上滾動,使之跟原珠顏色結合


手要極之穩定,否則顏色會走位




每一顆眼睛,都用上幾個步驟,逐層著色,絕對不簡單


這個是上幼線














親手做過後,更加喜歡這種珠子





















(還有照片,稍後補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4he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