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寫過的一本書其中章節~


(一)


人生沒有什麼失敗比教養孩子失敗來得更不幸! 

此時此刻,您手中拿著這本書,可能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原因,但可肯定的是,您期望下一代快樂及成功。您有動機去做得更好、做得更成功、共建和諧的親子關係。 


現今的父母大多汲汲營營為生活忙碌,對於孩子教育上的質量有所匱乏,不少父母會自責,覺得虧欠了孩子;有些幸運的父母縱然可以有足夠的時間,陪著孩子一步步成長,但礙於未諳親子相處之道,反而造成了「困獸鬥」的局面! 


沒人會否認,每個家長都希望教養出一個快樂健康、身心健康、行為成績都能達水平以上的下一代,基於這個原則,我相信天下間不會有「不是的父母」,因為他們的動機是如此正面、明確、單純。但事實卻總是事與願違? 


天下沒有完美的人,所以完美的家長是不會存在的!孩子為家長們帶來生命的新一章,孩子的降臨為父母展開新的一扇門,重新學習,重新看世界,跟孩子攜手成長、力臻善美。 

東方跟西方教育因文化價值觀差異,教養方案各有面貌,傳統華人仍有很重「望孩子成龍成鳳」的期待。認為「百行孝為先」、「棒下出孝子」,從成人規範取向,慣用較權威性的教養觀念來對待孩子。西方卻奉成「愛的教育」,以兒童為本,民主寬容的讓孩子自由發展理念。以新一代華人家長而言,兩者都有優點,亦存有誤區,如果有智慧地將兩者的精華理念結合起來,可以營造出一個更理想親子關係。

 

隨著時代的變遷,生存的基本溫飽已不是下一代的切身重點,這一代的孩子在資訊媒體、互聯網崛起後出生,受著多元化環境的洗禮及感染,家庭傳統倫理觀念受著衝擊,傳統家庭教育功能也日趨式微,孩子有更多機會去呈現自己的面貌,於是親子關係的緊張很容易出現、青少年行為偏差不斷在上升中。 


家長是孩子生命最重要的人物,是第一位教師、第一個啟蒙者。稱職的父母,不但要具有愛心耐性,更要有正確合理的教育理念及充足的認知能力。在善意的基礎上,激發孩子樂觀進取,正向發展他們的整體人格;同時又要有良性互動的親子關係,了解孩子的心、適當關心孩子、正確引導孩子、適度扶持孩子。另一方面,家長需要時時吸收新知識,調整方法,以便增進教養孩子之效能,進而建立邁向「成功家長」這個目標。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個千古不易之道理。

 

家長每句話語、每個行為,就如一顆顆種子深植在孩子心田內,家長可以做到的是,是保證自己植入的每顆種子都是優良的,經過悉心灌溉種植,他日必定能繁花似錦! 


123 個秘訣,裁培出更優秀、更快樂、更成功的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4he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