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個案是個從美國回來香港探親的中年女性。

重度抑壓、極度焦慮。

這是一位既是學生,又是客人,後來成了朋友的 L 轉介的。

跟患者家人溝通過後,已知道是件極辣手的案子,最後跟她本人聊過一次,已確定在她快要飛回美國這十天裡面,我能做到的似是很有限。

她跟我聊過電話後,就算經各家人苦勸,她都一直不肯見我,其實應該說她不想見任何人,只躲在妹妹的家吃跟睡,整天癱瘓床上。今晚她妹妹來電說:「姐姐始終不願見你。但我們各人都好想她踏出第一步,因為過一陣子她就回美國,怕她真的會自殺!」

我明白緣份之事,求不得,我對那個妹妹說:「請你告訴你姐姐,我有打過幾次電話問候,我願意到她現時居住的居所作會面,因她完全無力去面對現在自身情況,如果再要求她前來我辦公地方,恐怕更難。」

妹妹之後跟姐姐溝通,打電話來:「哇,真好,剛才跟她提出,她同意了,你明天有空嗎?」

妹妹是位靈氣、理氣治療師,第一次溝通就覺得此人好相處;姐姐呢,移民美國三四十年,算是美國人了,她兒女已成長出身,婚姻生活正常美滿,還有一年就退休吃長糧,身體沒大狀況,兒女也沒煩心事。今次是第三次復發,跟之前那次相距十多年,她們一家人說這次復發的觸發點是因為『居所為重新裝潢的事而困擾』。

我說:「並不是!」

她今次復發的原因是「老年憂鬱」!

妹妹「啊~」一聲

「有這種事啊?!」

當然,憂抑症除了遺傳、腦內傳遞物功能異常外,跟生長環境、歷史、性格有著極大關係。

然而, 每個人生命階段中必定會遇上幾個心理關卡,比如說「自我肯定階段」「人生規劃階段」「中年危機階段」「踏入衰退期階段」等等......

心理建設做得好的人、自覺自省力高的人、有堅定信仰的人,是比較容易過渡,心裡作短暫自我調適後會再次勇敢或說欣然上路,坦然面對面前的挑戰;但反之的人,很容易敗陣下來,一掀不振。

每個關卡階段,家人跟朋友支持很重要,是要懂得支持的技巧,不只是口中說支持,並以好心壞事行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4hel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